閱讀提要
襄陽是我國軟起動技術發源地,也是全國極具分量的軟起動產業生產基地。這里的軟起動企業曾“主筆”多項國家標準。
大力電工、追日電氣、萬洲電氣是其中的三家標桿性企業,均已走過20余年歷史。近日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這三家企業,“軟起動”的身份標識仍然清晰,但呈現出新的景象:一手抓傳統產品,一手抓新興產品,“龍頭”破繭推動襄陽軟起動產業蝶變。
技術同出一源
大功率高壓電機開機時,需要借助相關設備幫助起動,俗稱“軟起動”。
上世紀80年代,外來專家丁丕烈在襄設計制造出中國第一臺液體電阻啟動器。原襄樊市機電研究所買下技術,申請了專利。
1992年,該項專利轉讓給市內另一家企業,為此專門成立車間生產這種產品。車間后來分離演變成現在的追日電氣。
從國際首臺高壓大功率液態軟起動產品,到中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源電力濾波工業應用產品;從國際領先的兆瓦級光伏并網逆變器,到全系列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及動力電池總成系統……追日電氣自誕生,一次次用技術研發撬開市場縫隙。
1993年,原襄樊市機電研究所的13位技術骨干,東拼西湊出3萬元,租下幾間小倉庫,組建起傳感測控技術研究所。這是大力電工的前身。
大力電工1997年開發出全球第一臺熱變電阻軟起動器。2002年,將軟起動功率從幾千千瓦提升到13500千瓦;2005年,再次提升達到22000千瓦。此后,起動功率數值不斷刷新。
萬洲電氣董事長趙世運曾在原襄樊市機電研究所工作。2000年,他和幾位好友湊了50萬元,成立襄樊萬洲電氣制造有限公司。
萬洲電氣成立時僅有10個員工,根據當時軟起動市場的特點和客戶需求,選擇靜止式進相器作為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產品,很快成為在市場上拼殺的“王牌”。2001年5月,該產品被國家經貿委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。
“有壓力,才有動力”
“做企業哪有一帆風順的?有壓力,才有動力?!?br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/> 與追日電氣現任董事長潘非見面時,他正從2021“智慧之光”湖北專家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對接活動現場回來。他曾在美國任職世界500強企業二級公司總經理,2016年下半年選擇回家鄉創業。
2017年到2018年,是國家光伏產業政策調整的兩年,潘非形容那時的追日電氣面臨的沖擊“前所未有”。
傾盡積蓄,找人借錢,湊了4000多萬元,一把砸進去,只為一個隱忍而樸素的想法:“20多年的家鄉品牌不能在自己手上砸了?!?br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/> 他和團隊把產品線仔細研究了一遍,結合企業能力,決定往充電樁上發展。
依托軟起動技術誕生進而轉型,追日電氣寫下一個個新紀錄。電氣主打產品“光伏+儲能+充換電站”一體化微網儲能系統,兩次中標大興國際機場充電項目。繼2016年與中科院合肥等離子體所合作“人造太陽”外圍輔助電源后,今年11月,追日電氣再度中標“人造太陽”大科學裝置核心設備項目。
軟起動容量的跨越是最困難的。大力電工的創業者有很好的技術基礎和創新習慣,它面臨的極大挑戰是難找“敢吃螃蟹的用戶”。一項技術研發成功,由于沒有使用業績,謹慎的用戶心里不托底。
公司董事長高文廣還記得,2007年,大力電工在和上??堤┧构究偘囊粋€LNG項目洽談時,對方直言不諱:“起動不成功怎么辦?耽誤一天就是100萬元的損失?!贝罅﹄姽と诵囊粰M,回答:“一次起動不成功,我們賠800萬元;連著幾次不成功,我們公司就是你們的了?!边@不是嘴上說說,而是白紙黑字寫進了購銷合同里。
在外人看來,這是頂著巨大壓力硬上;在大力人心里,過硬的技術給了他們底氣?!拔覀兊钠饎佣际且淮纬晒?,從來沒有失敗的記錄?!备呶膹V說。
進軍新興市場
軟起動是一個細分并相對小的市場 。三家企業深耕有競爭優勢的存量市場,同時,依托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產品創造增量市場,為傳統的“軟起動”產業匯聚起新動能。
企業追“新”并不容易。大力電工每年投入500萬元,13年不斷沉潛鉆研釩電池項目。
走進大力電工,5厘米厚的板材封裝,槍釘扎得密密麻麻,組成一個長281厘米,寬184厘米,高228厘米的大型木柜。16臺套如此規格的高壓變頻器有序擺放,正待發往印尼。
穿過連接地帶,另一處廠房里,釩電池裝配車間發出機器運轉的低沉聲響,五氧化二釩通過電堆,進入電解液罐體,進行化學能到電能的往復轉換。不遠處的一塊展板上,該公司釩電池九大應用案例圖文并茂,安裝地點包括包括國內的湘西、廣州和印度加爾各答、新加坡等海外城市。
萬洲電氣基于軟起動形成的技術基礎,延伸到節能領域。企業從“生產型企業”向“生產服務型企業”轉型。
萬洲電氣花園式園區里,1萬多平方米的電氣車間,高低壓系統集成裝配區設備整齊排開。
相隔不遠的光電車間里,一組工人在拼裝LED燈條,另一組工人在拼裝紅外產品。
公司辦公樓8樓,巨型屏幕上,WESS節能服務系統正在通過遠程監測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。一塊畫面顯示:11月30日,山東某特種水泥有限公司,回轉窯,單耗(千瓦時/噸):本日,35.48,本月35.73,本年22.17。
襄陽市有關部門的一份材料顯示,大力、追日、萬洲等企業的電機啟動與控制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在70%以上。目前,三家企業都在產品迭代,技術升級,打開新的市場空間。